当前位置:研招在线>青海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博士学科学位授权点简介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表 202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024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表 2024年博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硕士研究生奖助工作管理办法 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2024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目录 大学简介 硕士学位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参考书目 2024年招生专业简介 2024年专业方向汇总及联系方式 大学主页

青海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3-09-26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编辑:研招在线   浏览次数统计:

青海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招收研究生,2001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二级学科。老一代学者姜书阁、聂文郁等曾经在此辛勤耕耘,建立了求真务实的学术传统,逐步形成了“诗经学”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红学”研究为特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本学科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完成及在研省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编写教材多部,多次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本学科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设置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古代文论等招生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

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教育,2004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传统优势专业。老一代学者王宁、张成材等为本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文字学、西北方言、方言与地域民俗文化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在《中国语文》《方言》等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在国家通用语推广和地方语言保护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服务责任。本学科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合作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条件。本学科教研团队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积累深厚,研究方向互补,现设置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学两个招生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深厚学术积累的传统优势学科,20世纪的80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亦豪的老舍研究、张建生的鲁迅研究、陈丙寅的现代诗歌研究等一批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紧密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现代左翼文化与现代文学”、“西部地域文学”、“当代少数民族汉语写作”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多项成果获得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及青海省文艺评论优秀成果奖励。本学科师资雄厚,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现设置“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史”、“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等四个招生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领域的交叉与互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本省最早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单位之一,充分整合校内及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教研资源,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梯队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与文化比较两个招生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研究方向为藏族古典文献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地方文献研究和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跨文化对话》《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文献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文献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献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各级学校等种类和部门工作。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是青海省较早倡导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学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密切追踪学科研究前沿,充分整合校内师资力量,吸纳本省及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教研资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本学科教研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项目及青海省教改项目,学术积累较为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中高考语文研究、多版本语文教材比较研究等。

学科教学(语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自2007年起招收语文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专业硕士教育的教学单位之一。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密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强调吸收中学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语文教学发展前沿专题、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

生物学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学学科是本校较早建立的学科,初设于1958年,连续被列为“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省校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批植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立足青藏高原独特地域与特殊生态环境,依托青海师范大学学科综合以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集成创新平台优势,面对青海“生态立省”战略所赋予的学科使命,在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干学科以及高原资源生物学特色学科方向上,实施高原生物学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现已成为青海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9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5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1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6人。

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长期的科教积淀,形成如下拥有一定特色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在植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的系统进化、物种多样性演化与维持机制、关键物种的起源和物种分化以及高原特殊植物资源形成与耐逆分子机理;在动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动物的系统发育、起源与演化、物种多样性及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以及高原动物对低氧生境的适应机理和群体遗传学;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抗逆适应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特殊生长发育调节机制以及中藏药有效成分次生代谢分子调控机制和高原特殊生境基因资源挖掘;在高原资源生物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及中藏药和保健食药品开发以及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内生菌多样性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培育、改良、加工与利用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近五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累计6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科研总经费4325.5万元;发表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78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开发和转化产业关键技术6项。

生态学

青海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是根植于本校最早建立的生物学学科,连续被列为 “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省校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在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招收高原生态学方向博士生。本学科立足青藏高原独特地域与特殊生态环境,依托青海师范大学学科综合以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集成创新平台优势,面对青海“生态立省”战略所赋予的学科使命,在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干学科以及高原湿地生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特色学科方向上,实施高原生态学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本学科拥有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1个,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台站1个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6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3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9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4人。

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长期的科教积淀,形成如下拥有一定特色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动物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动物多样性及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和高原动物对低氧生境适应机理;在植物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植物多样性与适应进化机制和高原特殊植物资源形成与耐逆分子机理;在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和高寒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保护以及恢复重建技术;在高原湿地生态与生态系统服务学科方向上,主要研究高原湿地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灾害防控模式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近五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累计7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科研总经费6542万元;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6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授权开发和转化产业关键技术5项。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生物方向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高水平从事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生物教学、管理及研究的骨干教师。该方向主要围绕与生物学有关的教学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包括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教学技术与教学设计等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研究。该硕士点目前拥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人,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3人,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学奖获得者3人,多人分别主持参与青海省生物科学重点专业建设,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在生物学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面具备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青海省最早建设的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200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省内第一个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共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7项。已完成项目27项,在研项目25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2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8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隶属本学位点的重点实验室有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中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隶属本学位点的学术团队有复杂网络与智能信息运用研究创新团队和信息安全创新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中“昆仑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拥有硕士学位17人,有海外学习培训经历教师的比例为5%。共承担科研项目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7项。已完成项目25项,在研项目22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900余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800余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6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38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昆仑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7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主持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SCI/E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软件工程(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学术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共承担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已完成项目23项,在研项目15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5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450余万元;发表论文90多篇,60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其中SCI/EI收录41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信息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相关领域包括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量子信息等新兴方向。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13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校内骨干教师49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博导5人;硕导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拥有“藏语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省级计算机领域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共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6项。已完成项目23项,在研项目27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200多万元,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12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35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

民商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的教师队伍系青海省最早培养法学硕士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本学科已形成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一是中日民商法比较研究。学科带头人王作全教授留学日本八年之久,精通中国民商事法律与日本民商事法律。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及发表了《中国公司立法的展开和股份公司机关制度的中日比较研究》《公司法入门》等一系列论著。二是民法学问题研究。本方向主要侧重地域性、民族性民事法律问题研究;三是商事法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商事法一般理论、公司法律制度及区域性商事习惯的调查与研究;四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主要是在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本学科方向教师近年来出版专著及教材15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民委、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青海省级智库重点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王作全教授主编的《商法学》曾荣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公司法学》荣获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此二奖项是迄今为止青海法学论著中所获得的仅有的两项一等奖奖项。

法学理论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作为关注对象,以法律发展变化规律等共性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科,通过揭示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制度,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等重大问题作出回答,从而清晰展示法的起源、法的发展演进以及法的本质、作用,法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的创制和法的价值等基础性问题。本学科方向注重法治理论与司法实践、与国家及地方实际的密切结合,近年来在法文化、民族法治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学科方向的多名教师获“青海省优秀法学家”“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称号,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课题。

刑法学

刑法学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法学专业二级学科。刑法学专业主要研究犯罪、刑罚、刑事责任以及罪刑关系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刑事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刑法学研究方向包括中、外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等。其中,中国刑法学以中国刑法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刑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国刑法基本理论与哲学基础、中国刑法实务、中国刑法立法、中国刑法解释、中国刑法适用的规律和经验等进行研究,为国家刑法改革和提升刑事司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刑法学教学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法律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法学体系中是新兴的、独立的一门学科。我校自从法学专业开设以来,经济法学就属于法学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我院开始招收经济法方向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厅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本学科方向主要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对青藏高原尤其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法治问题予以关注。

社会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2012年,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正式招收社会学本科生,2018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共13人,其中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9人,硕士4人,有海外求学经历者8人。长期以来,本研究团队立足于高原民族社会,致力于高原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关系、社会治理及民族宗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近五年来,学科团队相继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目前,社会学专业已逐渐形成系统、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现培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能够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

民俗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是青海省唯一的民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于2003年,2004年起招生。国内权威期刊《民间文化论坛》于2006年第6期曾专文评介本学科建设成就,并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民俗学教学团队1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6人,其余均为硕士。数位教授被聘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专家,从学术资源方面发挥资政作用。近年来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西北民俗文化丛书》《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青海花儿大典》《大文化与小传统——民俗文化论萃》《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卷)》等多部专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985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项目等14项。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民俗学家担任兼职教授,承担硕士研究生部分课程教学工作,还与日本、美国等民俗学者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民俗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亦可从事各行各业的文化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刊物编辑及党政管理等部门的工作。

人类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是隶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侧重文化人类学。2018年按照社会学一级学科进行招生。人类学教学团队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团队,主干团队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5人。教学团队长期聚焦青藏高原文化人类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5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神圣的文化建构》《神圣建构与世俗秩序》《青海宗教》《雪域传奇<格萨尔>》等多部专著,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过百篇。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多位著名文化人类学家访问讲学。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水平、从事人类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人类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地方文化研究宣传、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的专门工作。

社会工作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于2002年开始本科专业招生,是青海省最早培养社会工作本科学生的教学单位,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开始招生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2017年开始招生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是201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现有专职教师 12人,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6人,讲师 4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教师中有1人入选青海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2013年“全国社会工作优秀人物”。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以本科专业为基础,逐渐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体系,现有三个稳定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现代化、高层次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专业教学提供保障;多层次常态化贯穿全程的递进式实习体系(课程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符合国际培养规定;“实习+就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了校内学习与机构实践、实习与就业、就业与创业的无缝对接;能在民政、社会保障、卫生等政府部门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政策研究、及社会发展项目的评估与执行等工作。

法律(法学、非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于2018年获批法学硕士一级学科及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本专业学位教育面向实务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且在知识构成、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上口径宽、综合性强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以培养“复合型、实务型、高层次”为基本定位,并以法学实践为办学原则,坚持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育人机制,兼顾民族地区实际,将职业伦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本专业学位教育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律师协会等的大力支持下,在法院、检察院及律师事务所建有10多家实习实践基地,与各实务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方案,加强双向交流机制,增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结合。

教育学原理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端于1956年建校之始,1997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获批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入选青海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2013年增设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授权方向,列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根据国家“对口援青”战略部署,成为北师大重点支持学科。目前拥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政策等研究方向。本学科是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最悠久、办学水平最高的学科,在青藏高原地区教育发展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丰硕。在长期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中,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吸收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生态研究、教育哲学研究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促进了青藏地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彰显了以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特色,对促进青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二级学科,从2006年开始招生。现有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等稳定的招生方向,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熟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培养队伍。本专业学术团队实力雄厚,人员构成多元,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是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智囊团队。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学术后备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

教育史

教育史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2013年增设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授权方向。教育史方向旨在培养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做人与做学术合一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史的爱智者,为教育史博士生培养输送人才。教育史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个方向,偏向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兼顾教育制度史研究。中国教育史以中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中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外国教育史以外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外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另外,还要开设中国教育史经典阅读和外国教育史经典阅读。毕业学生可以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前教育学(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是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省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势学科。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优势明显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取得了较突出的科研成果。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扎实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学前教师、学前教育研究与管理专门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培养过程依托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技能平台、学前教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青海省六一幼儿园、青海省三毛幼儿园、青海省省委机关幼儿园等教育实习及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该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青海乃至西部教师教育的特色专业。该专业培养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前专业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本专业实行与地方政府和一线小学建立“三位一体”协作培养机制,践行“双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稳定,师范生实践技能培养特色突出。培养过程依托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范生技能平台、小学教育实训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小学、西宁市西关小学、贾小庄小学、师大附小以及青海省省委机关小学等多个教育实习及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该专业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2024)”二十个项目之一、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青海乃至西部教师教育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按照“面向基层,全科培养,一专多能,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工作思路,培养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教育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胜任西部农牧区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 “全科型教师”。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以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探讨并揭示该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主要任务。主要培养有志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培训等工作的合格人才。青海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高等教育学科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能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应的技能与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青海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是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5年开始招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门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学为基础,吸收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少年儿童发展与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核心任务是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本学科的教师团队,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兢兢业业。学科带头人与少工委、学校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平台。学位获得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和各部门工作。

基础心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青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关于高原地区社会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二是关于高原地区个体的认知过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的基础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1.专业基础课: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民族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心理学和高级心理统计与SPSS。2. 专业方向课:基础心理与脑功能理论、高级实验心理学。3. 专业选修课:图文阅读的眼动研究、心理测量、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语言学、情绪心理学、认知神经研究、事件相关电位、心理咨询案例督导、认知心理学和专业论文写作。

基础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学生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相关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高原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状况,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形成的心理现象,研究高原地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老年整个一生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其二,主要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学问题。立足地域和多文化背景,通过个性化研究,探索具有特色的高原民族心理与教育发展规律,研究双语学习、双语教学以及双语认知和发展规律等。学位获得者可从事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司法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应用心理学(学术型)

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199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培养,2005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9年开始招生。青海师范大学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在高原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能够独立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心理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将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的学术型的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

青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18年,2019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的设置旨在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学校教育、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培养过程依托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势平台、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及优秀团队教师,有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省湟川中学、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西宁市虎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西宁市回族医院等6个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培养着重以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为导向,综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与经验等,形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心理学方法技术;以心理学应用的职业化为导向,更强调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及工作相结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包括普通高校、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此外,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适合从事猎头、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及医疗卫生系统身心健康方面的工作。

体育学

青海师范大学于2006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至2022年共招生16届,累计培养研究生140名。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开始招生。本学科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够扎根高原地区和民族地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胜任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在高原训练、高原民族传统体育、高原全民健身、高原体育保健与健康等领域成果丰硕,形成了鲜明的高原地域特色。学科点拥有“高原训练与健康研究团队”、“高原环境生物学机制研究团队”、“高原运动与脑科学研究团队”,建有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青海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以及各级各类实习实践基地,形成了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青海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会员单位,长期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青海省体科所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体育学科,学校聘请上述高校的著名教授担任授权点的讲座教授,显著提升了授权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水平。

本学科教学团队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特聘专家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体育领域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1人。团队全体成员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7部。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教育部规划办课题、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研课题总计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体育硕士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位点面向青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能好、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

本学位点包括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个研究方向。学位点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具有青藏高原区域特色,并在国内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培养方向,立足青藏高原,为提升区域体育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

学位点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篮球协会理事和大学生篮球协会副主席1人,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特聘专家1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体育领域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一级运动员1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高水平的校外行业导师7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6个。

近年来,学位点共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教育部专项调研项目4项,青海省调研项目3项,校级重点项目3项,其它项目1项,主持项目经费合计331万元;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有8项应用性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

外国语言文学

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立于1958年,是青海省历史最为悠久、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最多的外语院系。外国语言文学是省级重点学科。该硕士点是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三个方向。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外语教育教学、二语/多语习得、社会语言学等;翻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中西译学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外译、机器翻译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有跨国文学比较、中外文学文化关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等。该专业教学团队共12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入选高层次人才工程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本硕士点于2008年开始招生。该专业教学团队共9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十余项。本学科具有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知识的性质,运用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外语教育领域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小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原理、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和使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与语言测试等内容。本专业重视运用现代教学与研究手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为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层次发展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英语骨干教师,为推动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学科教学(英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英语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科教学团队共有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教学名师2人,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英语教学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英语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等。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硕士点已有18年的历史。招生方向涵盖图论、代数组合、半群等, 各具特色。图论方向主要研究图着色问题、图的谱理论及其应用。代数组合方向主要研究组合计数、极值、组合表示、图多项式理论等。半群方向主要利用双理想进行半群结构、双Cw-半群及Hall-半群等的研究。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学术气氛浓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5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本学科为现代数学的基础,需向广度伸展,同时还需向深度开掘;不单是内容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出现上,它对数学发展的推动力是无可估量的。另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犹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其未来的发展将极具生命力。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含在读),青海省高校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1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发表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目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学缘和学历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化,教学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省、校级教学竞赛奖。计算数学是数学专业知识拓展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由于计算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地社会效益,因而,以它为依托可以发展更多的相近专业,因此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具有专业交叉余地大,择业面广的优势。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6人(含在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一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 SCI收录文章近20篇,科研积累丰富。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及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 由于应用数学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齐全。目前有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博士5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可支配经费近340万,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SCI收录文章近50篇,科研积累丰富。自1995年第一届硕士招生以来,已有16年的研究生培养基础,其中归属于运筹学与控制论的两个方向已招生5届研究生,毕业2届,有成熟的培养方案和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运筹学致力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最优化问题的可实现算法及性能分析,包括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不可微规划、全局优化、组合优化,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最优化建模、模型性质和算法设计与应用。研究工作强调密切联系当前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实际,重视理论的严密性,强调算法的可靠性、效率和实际中的切实可用性,重视与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的交叉渗透以及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新的概念、新的优化方法。在控制论方面主要研究最优控制问题,不仅是非线性不可微动态规划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控制论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前沿课题。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已遍及经济、军事、工程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发展前景较好。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具有跨教育学和数学的特点,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它的各个实践层面,涉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或高校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课程与教材、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测试、教师专业发展等。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教授4人,副教授1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二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奖励多项;先后在《数学季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5篇,CSSCI检索1篇。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数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有一学年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其中校内实训包括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校内实训在第一学期完成。校外实践包括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在校外实践基地第一学期完成教育见习,第三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本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位基础课包括外语、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的前沿专题研究、初等数学专题研究。专业选修课包括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数学方法论、数学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教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数学文化专题研究等。

本学科学制一般为两年,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授2人,兼职导师2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校外指导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二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

统计学

该硕士点在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国外高级访问学者1人。该硕士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概率统计,该方向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硕士30余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生态环境统计,可靠性统计等,近5年来在时间序列分析,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取得了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在《Computational Statistic and Data analysis》,《Statistics》,《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8篇。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专业隶属于物理学一级学科。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原子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量子场论,主要在理论上研究粒子的微观结构及基本相互作用规律。本专业团队现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3人、青海省学术领军人才1人,博士5人。近些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青海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多项科研项目,在Physical Review D、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Chinese Physics C等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

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基本相互作用规律的物理学前沿学科。而其中的标准模型以量子场论为基础,统一描述了目前人类已知的基本粒子(夸克、轻子、光子、胶子、中间玻色子、Higgs粒子)及强、电、弱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本专业团队现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人、青海省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5人。近些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青海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多项科研项目,在Physical Review D、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Chinese Physics  C等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专业与材料学专业有密切联系,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把握国内外凝聚态理论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的专业人才。该学科点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方向主要有:功能与环境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6人,其中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5人,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累计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40多篇,核心论文1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10余项。

无线电物理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无线电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无线电与智能系统、EDA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该学科点依托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无线电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指导老师中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4人。近5年主持并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80余篇,核心60余篇,出版著作8部。

物理电子与信息技术

本学科方点现有电子信息技术、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图像处理与可视化、电路与系统等4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该学科依托教学平台有国家级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物理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指导老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学科点先后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863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0余件,出版高校教材8部,著作4部。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教育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为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输出专任教师。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物理教学实践能力,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本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国培、省培项目专家、主讲教师多人。近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3项,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级奖励多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6部。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青海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纳米材料化学和盐湖资源利用两个方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科技部火炬计划和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ournal、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方向有化学计量学及应用、复杂体系快速分析等,近年来完成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5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2项,在《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Electronics》、《Statistical Applications i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分析试验室》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分离与提取两个方向。本硕士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科技部“火炬计划”、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青海省应用基础和企业横向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在Food chemistry、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a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食品科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其中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1人。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有表面与胶体化学、电化学、溶液化学和晶体材料结构化学,学生毕业后可胜任高等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或生物电化学、化学传感器、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本硕士点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科技部“火炬计划”和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等26项科研项目,在《 Trans.Nonferrous Met.Soc. 》、《电化学》、《稀土》、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ournal、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是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主体和支撑专业之一。目前,本硕士点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功能高分子方向,是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化学、物理性质,设计、创制出高性能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本硕士点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学报》、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 项。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我省最早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培养点之一,于2013年开始招生。该学科立足对化学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性的创新研究,主要研究化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它的各个实践层面,涉及中学化学教学或高校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课程与教材、方法与手段、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化学教育科研方法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高校基础化学和高师化学教学论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或重点高中的合格化学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并能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教学(化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化学方向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本专业研究方向有:化学教材研究、化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等。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校内指导教师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专家多人。

课程与教学论(音乐)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是青海师范大学较为年轻的教育硕士专业,本专业以培养面向大学、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着重探索音乐课程发展史、音乐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实践以及本学科未来的发展,以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发展史、音乐基础理论、声乐演唱教学法、器乐演奏教学法等等为专业知识为背景,进行适用于大学、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与过程,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方法与评价。本专业主讲教师多人,教学经验丰富,并拥有多名校外授课专家。主讲教师近年承担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五项,教学研究课题两项,精品课程建设两项,论文二十余篇。

音乐学院艺术学专业

青海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21年获批,2022年通过教育部硕士学位点一对一调整审核,由艺术学理论调整为艺术学。艺术学是在艺术的多种形式中寻找共性,归纳和构建完整的体系,解释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种类与特点,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艺术在文化中的定位等。音乐学院艺术学授权点主要有艺术史、美育与艺术教育等两个方向,目前招收方向为艺术史。本研究方向是从历史的维度来认知艺术世界、理解艺术规律的学科领域,充分挖掘青海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资源,运用历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对青海艺术现象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总结其创作规律,为本土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历史参照,凸显青藏高原地区艺术史研究主题。本研究方向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和学术队伍。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艺术情怀,具备基本学术研究能力,掌握一定学科前沿知识,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学学科学术研究、实践类艺术骨干人才。熟悉艺术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拓宽知识面和学术视野,扎实掌握艺术学及相关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结合理论知识关注、分析当下的艺术实践。培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艺术理论知识较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或在艺术管理、编辑出版、新闻传播、艺术创作等部门从事策划、管理、编辑、评论、创作等工作。

音乐学院音乐硕士(专业学位)

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于1960年建系,设立音乐、美术两个专业,2003年在原艺术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音乐系和美术系,2016年在原音乐系基础上成立音乐学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培养音乐教育师资的学院,同时也是青海省音乐艺术专业硕士授权点首批培养单位。

由音乐、美术学院联合申报的艺术硕士(MFA)于2018年1月获批授权点,2022年申报教育部硕士学位点审核并获批,由艺术硕士调整为音乐硕士。音乐学院音乐硕士授权点主要有音乐创作、声乐表演、键盘及其他器乐表演等三个方向,目前招收方向为音乐创作、声乐表演、钢琴表演。

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

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于1960年建系,设立音乐、美术两个专业,2003年在原艺术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美术系和音乐系,2016年在原美术系基础上成立美术学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培养美术教育师资的学院。同时也是青海省美术、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由美术、音乐学院联合申报的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授权点,于2021年获批。美术学院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设立艺术理论、艺术与文化创意两个研究方向。

 

美术学院设计、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

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于1960年建系,设立音乐、美术两个专业,2003年在原艺术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美术系和音乐系,2016年在原美术系基础上成立美术学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培养美术教育师资的学院,同时也是青海省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由美术学院申报的艺术硕士(MFA)于2023年划分为美术与书法学位授权点。其中美术与书法(1356)下设油画、中国画、民间美术三个研究方向,且不招收跨学科考生。

区域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青藏高原经济开发政策;贫困与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本方向的建设与研究旨在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本学科研究特色为多学科交叉,系统研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在于可以依托现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推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做出预测与规划。学科特色是立足于民族地区生态和社会发展特征,综合运用经济学、民族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特殊区域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产业经济学

该研究领域主要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发展方式研究。结合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丰富和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理论;在国家功能区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区域资源结构调整为着力点,研究优化与合理布局产业,实现与探索西部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路径、产业集聚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等。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统计分析、财政金融、现代科技等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培训对象是政府机关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具体定位:立足青海,面向西部,辐射全国。

旅游管理

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专业学位,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当代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青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是青海省最早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办学资源优势显著。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术型硕士(人文地理学区域旅游开发方向)、应用型硕士(MTA)等多个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省级特色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方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经典著作,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聚焦我国社会发展现实,依托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为青海“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生态文明高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库服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方向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理论成果,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平台,主要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藏地区实践与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研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等,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方经验、基本规律,推进青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深入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依托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项目和青海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升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青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及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研究等,思政品牌影响广泛、育人效果显著。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方向坚持史论结合,围绕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依托“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和科学家精神国家级教育基地,研究领域包括:“两弹一星”精神研究、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地方近现代史相关问题等,突出“四史”育人功能,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服务地方党史党建成效显著。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于2003年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级科研课题15项,校级科研课题2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转载。先后获青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教委首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项。设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

本硕士点于2003年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级科研课题15项,校级科研课题2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转载。先后获青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教委首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项。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哲学当代问题、宗教哲学与宗教文化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伦理学

本硕士点于2003年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级科研课题15项,校级科研课题2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转载。先后获青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教委首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1项。设有应用伦理学、价值哲学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思政)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职业专门性的教育硕士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依托我校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以青海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要求,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厚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骨干教师。本专业现有专兼职第一指导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和中学高级教师11人,聘请中学一线第二导师11人。第一导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人,其中博士学位5人。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新闻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也是青海省首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场,具备较高的新闻政策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特点与规律,具有优秀的新闻业务素质和传播技能,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行业趋势,并拥有一定的创新传播能力。毕业生能够进入各类新闻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本专业学习方向有党报党刊理论与实践、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播音与主持、文化传播、新媒体研究等。本专业导师组由校内导师和省内主流媒体行业导师组成。本专业除开设新闻与传播的基础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跨文化传播研究、全媒体新闻实践、政府传播与新闻发布研究等课程。

自然地理学

本专业硕士点于2000年获批,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等方面研究,在青藏高原“三高三低”极端环境下,开展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人类活动变化过程对高原地表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研究,评估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高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以及生态产业培育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等国家、地方重大项目1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获省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目前已在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环境演化与对策、生物地理与自然保护、元素地球化学、全球变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人文地理学

本专业硕士点于2000年获批,主要以青藏高原为背景,依托区位优势,密切关注青藏高原的人文、经济和社会问题,探求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与热点问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3方面: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获省级奖励5项,在核心刊物和有关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目前已在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开发、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与发展规划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硕士点于2005年获批,主要开展高原资源环境的遥感监测、数据挖掘、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分析,研究多源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方法,发展高原时空数据分析模型,开发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时空信息可视化系统,实现地学分析计算和地学过程的动态模拟,为青藏高原区域宏观管理、应急响应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相继完成了以黄河源区、龙羊峡库区、青海湖流域、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等区域的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目前已在高原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分析、高原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地理)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职业专门性的教育硕士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地理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科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熟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培养队伍。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4项、省级项目3项。在《中国教育学刊》、《高教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研究》、《学术探索》、《贵州民族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新课标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地理新课程教学论》、《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青海湖卷》、《自然地理读本》等书籍15本,出版专著《教师教材理解论》1部。目前已在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材研究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培养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藏族古典文学、藏族现当代文学、藏族民间文学、藏族文学史、藏语言与文化等研究方向。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是我校优势专业之一。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出版《印度婆罗门文化与藏族古典文学》等重要学术著作;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荣获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一等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有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青海师范大学藏文古籍文献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下设敦煌文献、历史文献、汉藏经典翻译文献、逻辑文献等研究方向。该专业经过多年努力,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地方文献研究和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跨文化对话》《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文献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文献学及相关业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献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各级学校等种类和部门工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以新文科为导向,下设计算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多民族语言接触、汉藏翻译等研究方向。该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基础扎实,在《亚洲及低资源语言信息处理会报》《中国藏学》《中文信息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研制3项国家标准;研发“云藏”藏文搜索引擎;研发“中华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智能全文检索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藏文大字典(藏汉对照)编纂研究;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奖3次;出版学术专著13部。该方向依托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青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教学(语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密切结合中学藏语文教学的实际、强调吸收中学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藏语文教材研究、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藏语文教学设计、藏语文教学经典案例、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

中国史

本学科1994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中国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队伍整体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青海省“千人计划”4人。入选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人,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1人,教师队伍百分之六十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先秦史、唐宋史、明清史、西北区域史、中国民族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积累了较为深厚了学术基础,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学科教学(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设立于1958年,办学历史悠久。历史学是我省高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我校最早的硕士授权学科之一,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硕士历史教育两个培养方向,2013年获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60年余年的发展,办学特色明显,科研成果丰硕。现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历史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职业专门性的硕士学位,2015年起招生历史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历史学科1994 成为我校首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积淀最雄厚,学术影响最大,教学与研究力量最强的学科。近20年来,本学科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中国藏学》、《历史教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以《奴隶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必经历史阶段研究》、《青海通史》、《中国僧官制度史》、《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秩序与情感的冲突:解读清代的亲属相犯案件》等为代表的30多部学术专著。近五年,本学科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