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学院主页

苏州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苏州工学院   编辑:研招在线   本页浏览次数:

苏州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东倚上海,西邻无锡,北接南通。1958年建校,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围绕“办好一流应用型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办学主线,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光伏科技产业学院等省部级以上现代产业学院6个。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50余个。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设计、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学习方式及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为3年。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0854)、生物与医药(0860)、设计(1357)。具体招生信息见《苏州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为拟招生数,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计划及上线生源情况调整。

四、报考条件

根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报考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一)网上报名

1.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2.流程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

(2)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并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询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校验。

(5)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8)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9)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核验,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六、初试

.初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方式为笔试,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2.考试科目:我校初试科目分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和自命题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编制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其余科目均为我校自命题,详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

3.成绩公布:查询方式届时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https://pas.szut.edu.cn/)公布。

七、复试录取

(一)复试

1.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2.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均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及要求复试前另行通知。

3.复试拟安排在2026年3月底或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复试办法和程序届时将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我校将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二)录取

1.本年度招生计划以上级计划部门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计划将根据考生报考情况适当调整。

2.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3.拟录取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应当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4.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无法复试或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5.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6.正式录取名单以教育部审核结果为准。

(三)体检

1.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体检与新生入学体检合并进行。

2.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执行。

3.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

八、学费及助学金

(一)学费标准

按照江苏省物价主管部门确定的备案标准执行,全日制专业学位(不含设计)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为10000元;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为15000元。

(二)奖助政策

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助学贷款等组成。具体奖助政策以学校相关文件为准。

九、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电子信息学位点学生宿舍统一安排在东南校区;生物与医药和设计学位点学生宿舍统一安排在东湖校区。

具体培养地点以实际教学安排为准。

十、其他事宜

(一)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s://yjs.szut.edu.cn/)发布。

(二)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及培训,不提供历年试题。

(三)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文件执行。本招生章程如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或国家调整招生政策的,以国家政策为准。

十一、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邮编:215500)

学校代码:10333

学校主页:https://www.szut.edu.cn/

研究生处主页:https://yjs.szut.edu.cn/

咨询电话:0512-52251700

电子邮箱:yjsy@szut.edu.cn

苏州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招生学院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拟招生

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00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4电子信息

085404计算机技术

2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参考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002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085406控制工程

3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1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刘文定、谢克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刘豹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00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2电路分析

《电路》(第6版),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004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0860生物与医药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1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8生物化学

④803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微生物学教程》(第4版),周德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005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

1357设计

135700设计

2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10中外设计史

④930设计基础(3小时)

《中外设计简史》,李砚祖,张夫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2版),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注:此表为拟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招生指标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