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河北工程大学
当前位置: 研招在线 > 科研院所 > 科研院所招聘 >

中科院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软硬件协同智能赋能平台招聘

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软硬件协同智能赋能平台“2035创新团队”高级科技岗位招聘启事

研招在线免费为您提供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报考、MBA招生、复试、调剂、招聘等信息!

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进入研究生招生简章>>           MBA招生信息,点击进入MBA招生>>

研究生考研备考,点击进入研究生考研备考>>           研究生考研复试,点击进入考研复试>>

研究生考研调剂信息,点击进入考研调剂>>             研究生考研院校信息库,点击进入院校信息库>>


 

软硬件协同的智能赋能平台团队是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装备AI应用基础环境与支撑平台与重大应用而设立的科研团队,根据目前任务情况,在未来几年中围绕“面向软硬件协同的AI集成开发与训练推理平台”、“网电对抗智能系统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型号任务研制工作。 

  根据《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2035创新团队”组建方案》(自发人字〔2019〕20号),依据科研任务和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本着“按需设岗、按岗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团队在建设目标期内设立正高级岗位4个、副高级岗位共计12个,长期面向所内外公开招聘,欢迎相关研究领域优秀人才应聘。 

  一、招聘岗位与任职条件 

  方向一:软硬件协同的一体化AI集成开发与训练推理平台 

  (一)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岗位(3人) 

  岗位职责:认同创新研究院对AI应用基础环境与支撑平台研究的总体设计,按照创新研究院及团队的部署,带领研究组开展AI应用基础环境与支撑平台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重大方向应用研究;对于承担的任务和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任务分解,带领本研究组并协调团队内及团队外其他科研力量完成有关项目目标;承担创新研究院及团队授予的其他职责。 

  任职条件: 

  1、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研究员(教授)职称,或任副研究员(副教授/高工)3年以上,或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相关领域连续工作满4年。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本研究领域内,在重大科研或工程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解决某一方面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在指挥控制、无人系统、网电对抗、技术侦查等领域有显示度应用,并产生重要影响。 

  3、能够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战略构思,具有带领一支队伍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的能力,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思想素质好、有创新开拓精神。 

  4、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 基础环境与支撑平台关键技术 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5人) 

  岗位职责:在以下某一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AI模型库管理与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从事模型描述规范、模型检索匹配算法及支持AI集成开发环境的可重用编程接口等设计、实现与二次应用开发工作; 

  2、模型开发、测试与训练过程数据采集及可视化技术,从事AI集成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管理与可视化等开发工作; 

  3、机器学习优化理论与应用技术,从事梯度下降、二阶优化、邻近梯度、坐标下降等机器学习优化理论与模型自适应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 

  4、分布式并行训练加速技术,从事分布式并行训练框架、集群通信、模型表示、参数融合策略、协议自动化编解码等方面的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工作。 

  任职要求: 

  1、博士毕业1年以上或任中级4年以上,并具有相关研究工作经历,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跟踪神经网络模型最新发展的国内外前沿技术,覆盖语音、图像、视频和文本等主要模型或在神经网络集成开发框架与平台、分布式并行训练框架与平台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分析能力、相关算法设计经验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3、积极进取,认真细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软硬件协同的装备智能化技术及应用 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3人) 

  岗位职责:在以下某一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阵列信号处理技术、智能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技术研究; 

  2、强机动目标跟踪、复杂环境中弱小目标的检测与跟踪、多传感器的航迹融合技术研究; 

  3、雷达图像目标智能化检测和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任职要求: 

  1、博士毕业1年以上或任中级2年以上,并具有相关研究工作经历,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具有雷达信号处理工作经验,熟悉雷达杂波抑制、点迹提取和目标跟踪等算法;或具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相关项目经验; 

  3、具有良好的C/C++、Python编程能力,熟悉主流深度学习编程框架; 

  4、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优先要求(非必须): 

  1、  具有雷达整机设计经验优先; 

  2、  具备FPGA、DSP等开发经验者优先; 

  3、  具有相控阵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经验者优先。 

  4、  在 ICCV、CVPR、NIPS等相关会议取得过优秀成绩或发表论文者优先; 

  5、  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在嵌入式设备部署经验者优先。 

    

  方向二:网络电磁空间兵棋推演系统 

  (一) 网电空间兵棋推演系统总体设计 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1人) 

  岗位职责:带领团队开展网电空间兵棋推演相关基础理论、技术模型和关键算法研究,完成型号任务的总体设计和任务分解,组织完成系统研制和试验鉴定工作。 

  任职要求:  

  1、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研究员(教授)职称,或任副研究员(副教授/高工)3年以上。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本研究领域内,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或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或在重大科研或工程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解决某一方面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4、能够把握网络电磁空间建模仿真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战略构思,具有带领一支队伍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的能力,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思想素质好、有创新开拓精神。  

  5、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6、对创新研究院推进大型复杂系统仿真推演技术做出过重要贡献者优先考虑。 

    

  (二)网电空间系统建模与仿真 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人) 

  岗位职责:负责网电空间模型体系深入研究,构建先进的、符合任务需求的网电空间模型架构,探索多域空间模型交融问题,以及针对大规模复杂信息网络的建模方法问题,实现模型分辨率与模型规模之间的合理设计。构建具有一定前瞻性、合理性、可扩展性的模型标准。带领团队开发并实现面向网电空间的环境模型、实体模型、行为模型、毁伤和评估模型等。 

  任职要求:  

  1、博士毕业1年以上或任中级2年以上,并具有相关研究工作经历,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跟踪掌握网电空间建模仿真技术、网络对抗仿真模型、电磁对抗仿真、复杂网络仿真建模等领域国内外前沿技术。 

  3、在复杂系统建模、基于多agent仿真建模等方向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相关算法设计经验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4、积极进取,认真细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网电空间兵棋推演引擎研发 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人) 

  岗位职责:负责系统核心推演引擎框架设计,带领团队完成基于多agent分布式架构的仿真推演引擎开发,深入研究基于状态机的行为控制、逻辑控制、状态监控等先进仿真逻辑,开发基于通用黑板模型的仿真框架,开放式的架构设计支持新模型的灵活扩展,实现在指令和时间的驱动下实现多方对抗推演。 

  任职要求:  

  1、博士毕业1年以上或任中级2年以上,并具有相关研究工作经历,对于特别优秀者,任职年限可适度放宽。 

  2、跟踪掌握网电空间对抗仿真系统技术、复杂系统网络仿真等领域国内外前沿技术。 

  3、在多agent仿真系统架构、通用黑板模型、网络安全及仿真、复杂网络系统等方向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相关算法设计经验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4、扎实的代码开发及框架设计能力,具有大型复杂仿真系统架构设计经验者优先考虑。 

  5、积极进取,认真细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聘任程序 

  (一)    申请人提出岗位申请 

  申请人向人力资源处提交岗位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具体包括: 

  1、“2035创新团队”高级科技岗位应聘申请表(见附件)。 

  2、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 

  3、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博士学位证书)。 

  4、其他可以体现个人研究水平的材料。 

  (二)    资格审查与公示 

  人力资源处汇总材料后提交所务会进行资格审查。对于通过资格审查者,创新研究院将对其申请材料予以公示。 

  (三)    答辩评议 

  对于通过资格审查并在公示中无异议的申请人,创新研究院组织答辩评议。 

  参加竞聘答辩者,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和“代表作”(代表性成果); 

  2、对所应聘岗位所在方向的认识,对该领域国内外发展态势的思考和见解; 

  3、自身优势与学术或技术积累;在团队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与做出的贡献。 

  4、开展该方向研究的工作计划。 

  创新研究院成立岗位聘用委员会,岗位聘用委员会重点评估申请人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技术成果的先进性、成熟度、系统性及其影响、申请人在团队战略目标实施中的定位与作用。除会议答辩,聘用委员会可提出要求对申请人的代表性成果进行现场考察。 

  在聘用委员会投票评议中获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员赞成票的申请人,可推荐为拟聘人选。 

  (四)    择优聘用 

  所务会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并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创新研究院予以正式聘任,法定代表人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三、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本人应聘材料电子版发至以下联络方式(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本人姓名+ 方向岗位名称)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联系人:孙伟 

   联系电话: 86-10-82544662 

   电子邮件: wei.sun@ia.ac.cn (投递简历邮件标题为: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研招在线#)

   网址:http://www.ia.cas.cn/

附件-2035创新团队高级科技岗位应聘申请表.docx

来源:http://www.ia.cas.cn/qtgn/zpzs/201912/t20191211_545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