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河北工程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当前位置: 研招在线 > 研招资讯 > 招生资讯 >

选择考研和拒绝考研的原因有什么?考研热背后的盲目性要看清

选择考研和拒绝考研的原因有什么?考研热背后的盲目性要看清

研招在线为您提供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报考、MBA招生、复试、调剂、招聘等信息!

点击查看招生简章▇点击查看MBA招生▇ 点击查看考研备考▇点击查看考研复试点击查看考研调剂  点击查看院校信息库


 

 

大学毕业是一个风水岭,有些同学义无反顾选择考研,另一部分则拒绝考研,走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考研热席卷中国高校,很多人选择是否考研时并没有仔细斟酌其背后的原因,反而是任凭主观臆断,缺乏深思熟虑,其盲目性可见一斑。

考研热席卷高校,部分院校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80%,研究生招生现状却显“残忍”

一项关于高校毕业生考研的调查显示,在很多院校中,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毕业人数的一半,有些院校报考人数高达80%,如火如荼。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高校招收研究生的人数,每年各校各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虽然有变化,但对高校毕业生总数来说仍然是九牛一毛,高报考率与低招生率相比,显然难以满足大部分报考研究生同学的心愿,再加上推免和一些学校保送名额的挤压,大部分同学想要凭借考试来就读研究生显然是不可能。

大学考研本是“九死一生”,义无反顾的背后是盲目性泛滥。

考研的过程就是“下水的人多,上岸的却是少数“,很多学生虽知道这个本质,仍然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上岸的人。

这其中渗透出的是考生的盲目性,大部分考生将研究生学历当作了未来就业的法宝,认为这是他们轻而易举获得理想工作的重要敲门砖。有些人觉得考研是他们面对就业恐惧时理所当然的避风港,因此很多人没有认清考研和就业的多面性就一股脑投入到了考研大潮。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研,有些同学完全可以拒绝考研而进行其他选择,是否选择考研,自己要理清楚,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可以对号入座,避免盲目。

选择考研和拒绝考研的原因都有哪些?

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提升自我,对专业掌握有更高要求,这类学生本着对知识的渴求选择继续考研,他们希望在研究生就读期间能够接受更高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提升学历,以求得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这类学生更看重的是读研后获得的证书,以及他们在研究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获得好工作的容易程度。

从众考研,大家考我也不能落后,这一部分学生本来并没有强烈的考研欲望,基于大环境的压力,觉得不能与大部分同学拉开距离而被迫准备考研。

学生拒绝考研的原因,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支撑继续读研,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大学毕业之际有强烈的就业需要来补贴家用或者为家庭减轻财务负担,这类学生一般会选择拒绝考研。

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考研作为长期备考的一项考试,所需要的心理稳、乐观的心态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因此对自己没信心的同学就会选择放弃。

对就业充满信心的人,有些同学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有足够的信心,更希望在毕业后大展宏图,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提升学历上,那对他们来说就是消耗生命。

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拒绝考研,都要有理有据,这样才能摆脱盲目,正确对待考研。在很多人盲目选择考研时,已经有人通过大学四年的合理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了,看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做的。

与焦虑和平相处:珍惜大学时光,有计划提升自我

大学时期的学生面临着对社会未知的恐惧,任何负面的消息都会被校园的避风港无限放大,这时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盲目且焦虑。

大部分人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找兼职实习、盲目准备考研、盲目参加社会实践,似乎只要做就一定会有收获,殊不知,另外一些人已经在大一就制定好了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四年后,人生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他们的优秀体现在这三方面:

正确看待焦虑,寻求其原因,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盲目和焦虑也是,在某些认知上缺乏才会导致盲目和焦虑,聪明的同学会把焦虑转化为动力,让焦虑促使自己进步。

参加高质量社会实践和专业比赛,不做廉价劳动力,拒绝参加发传单、做导购之类的社会兼职实践,这对你未来定位和提升能力毫无用处,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比赛,能够让你在摸索中了解自己,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融入了社会。

保持良好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阶段,学习都不能被割舍,在大学阶段,学习更是学生主要的任务,在大学期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各科课程中保持成绩的优异,在课下保持对知识的获取习惯,未来是否选择考研,你都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结语:

现在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考研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根本,希望各位即将步入人生下一阶段的同学能在读完后有所收获,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来源:https://new.qq.com/omn/20210811/20210811A04MZH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