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 中国政法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当前位置: 研招在线 > 研招简章 > 北京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高校。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2026年我校面向全国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全日制)2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40人(全日制180人、非全日制160人),参与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拟招生5人(全日制2人、非全日制3人)。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我校仅招收英语语种的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另有规定的除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需满足:在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成人高考专升本阶段、自学考试本科阶段或其他本科学习阶段,修读过8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能够在复试资格审核阶段提交由高校教务部门或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成绩单,方可获准参加复试。

同等学力身份考生还须在复试中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提供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同意报考的正式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

(二)报考下列专业学位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

1.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2.报考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项的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提出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流程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每日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0月13日,每日9:00-22:00)

2.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二)网上确认

网上报名成功后,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本人的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并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考试和录取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为全国统考,复试由我校自主组织。

初试(2025年12月20-21日):笔试,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报考点和我校公告。

复试(2026年3月中下旬):我校以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一区基本分数线要求为基础,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报考我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复试分数线)。差额形式,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50%。复试将对考生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专业英语听说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等进行考核。

3.录取。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北京市关于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规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制定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前另行通知)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五、学习方式、住宿情况及就业方式

(一)学习方式、住宿情况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培养所在校区均为我校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以到校集中授课形式为主安排学习和研究(前三学期每学期集中一个月左右脱产到校学习。第四、五、六学期按学校要求参加论文研讨和答辩)。

研究生在到校集中授课期间,学校一般安排住宿,2026年具体情况根据当年实际住宿情况而定。研究生食宿费用自理。

(二)就业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前须与我校及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毕业后按定向就业合同就业,学习期间学校不接收其户口、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其工资、医疗、福利等待遇由定向就业单位负责。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必须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并按学校当年户籍管理规定自主决定是否将户口迁入我校,毕业后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明确选择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报名后不得更改,复试后按照考生本人所填报的报名信息录取。

注意事项:

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仅限“定向就业”;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可以选择“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报名时任选。

六、学制

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生录取后于2026年9月入学。我校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制一般为3-5年,具体以当年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在校期间,学生可参考本人学业情况根据学校学籍管理相关制度提出提前毕业申请。

七、学费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学费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学费标准均为人民币。如遇国家或学校相关政策调整,按照新学费标准执行。各专业学费标准见我校招生章程附录1。住宿费为1020元/学年,须另缴。

八、毕业和学位授予

学习期满,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硕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上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九、信息发布和其他事项

(一)招生信息发布渠道

研究生处网站网址:https://news.culr.edu.cn/grs/

研究生处官网-招生-通知公告版面网址:https://news.culr.edu.cn/grs/zs/zsjy_tzgg/index.htm

研究生招生专用邮箱:yz@culr.edu.cn

(二)各招生学院网站

见我校校园网主页“教学单位”。

网址:https://www.culr.edu.cn/jgsz/jxbm/

(三)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2453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48

联系电话:010-88562083

电子信箱:yz@culr.edu.cn

研究生处网站:https://news.culr.edu.cn/grs/

如有意向报考,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招生-通知公告”版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或关注我校研究生处公众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教育”了解详细信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