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河北工程大学
当前位置: 研招在线 > 科研院所 > 高校招聘 >

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年招聘启事

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年招聘启事

研招在线免费为您提供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报考、MBA招生、复试、调剂、招聘等信息!

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进入研究生招生简章>>           MBA招生信息,点击进入MBA招生>>

研究生考研备考,点击进入研究生考研备考>>           研究生考研复试,点击进入考研复试>>

研究生考研调剂信息,点击进入考研调剂>>             研究生考研院校信息库,点击进入院校信息库>>


 

一、学校简介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政府直属管理的综合性大学,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产教融合"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

二、学院简介

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轨道交通系和电子电气实验教学中心4个教学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外包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1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755人。另外,学院首届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将于今年正式开始招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博士26人,其中山东省属高校优青1人,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2人,全国高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一等奖2人次,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山东省创新业教育导师1人。学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张纪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欧洲科学院、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曹进徳等国内外著名专家35人为兼职教授。

学院建有复杂系统与智能计算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临沂市先进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市智能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共建临沂市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和校级"一流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外包方向)被评为校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

学院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近三年在全国数学建模、自动化、电子设计、智能车及机器人等专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60余项,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创业"三大教育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高质量就业率位列全校前三位。

三、学院特色

近年来,学院正在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向着"行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办学目标奋力拼搏。

1、学科特色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学校"十三五"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控制与动力学,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等主干学科方向。

2、平台特色

学院拥有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复杂系统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临沂大学智能系统联合研究院(筹)、东南大学复杂系统与网络科学研究中心临沂分中心(筹)、临沂市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等特色研究平台。2017年12月,由我院牵头申请的"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物流系统智能优化与控制学组"被批准成立。

3、团队特色

学院科研团队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群体,现有成员1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山东省学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临沂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形成了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与多智能体系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4、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主办、承办和协办多场学术会议。特别是,承办了第二届中国科学控制科学热点问题研讨会,邀请了该研究领域5位院士,9位IEEEFellow,16位长江学者,20位国家杰青,以及专家学者共计一百六十余人参加。学院鼓励和支持国际合作交流,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和国家留基委公派访问项目5项,外派教师国外进修5人。

四、招聘计划

序号

招聘层次

招聘专业

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

1

各层次人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与控制科学相关方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

8

2

各层次人才

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6

3

各层次人才

交通运输工程

铁路与铁路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运载工具运用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控制等相关研究方向。

6

4

各层次人才

信息与通信工程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信号与系统、信号与通讯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相关研究方向。

6

五、引进范围

(一)第一层次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第二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备下列条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或经论证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三)第三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备下列条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者;或经论证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四)第四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博导,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先进水平的能力。

(五)第五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备下列条件:海外优秀学术骨干人才,在海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获得全球前200高校助理教授(教职)等职位,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一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

(六)第六层次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教学、科研水平较高者。

(七)青年博士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且第一学历一般应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分为高水平博士A、B类、博士三类。

1、高水平A类博士:

理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理科类博士在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二区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工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三区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

2、高水平B类博士: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理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在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工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在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

(2)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目经费20万以上)。

3、博士:符合学校学科建设及教学需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八)欢迎依托我校申报国家和山东省人才计划和项目,获批后享受相应层次人才待遇。

六、引进待遇

待遇层次

安家费

人才绩效

(每年)

科研启动经费

备注

实验学科

非实验学科

第一层次

面议

第二层次

250

150

800

300

配偶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的,按政策解决;如不符合山东省人事调配政策,按第三方劳务派遣方式解决或协调其他单位进行安置。

第三层次

200

80

500

200

第四层次

160

50

100

80

第五层次

130

40

80

40

第六层次

教授

90

30

60

30

副教授

70

20

40

20

青年博士

高水平博士A类

70

 

博士科研经费由所在科研团队支持,五年内获批纵向科研项目,其科研经费按照1∶1配套支持

 

高水平博士B类

50

 

博士

20

 

各类引进人才除享受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外,学校在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如下待遇:(人民币,单位:万元)

注:以上待遇均为税前金额;聘期5年;1-6层次人才不参与校内绩效分配。另外,对于特别优秀者,学院再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七、基本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安心本职工作。身心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二)青年博士原则上在2019年底前取得博士毕业证、学位证。

(三)第四层次以上人才可按团队形式引进,团队成员按照学校相应的引进人才标准兑现待遇,并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等建设经费。

八、其他说明

(一)享受学校安家费补贴的引进人才,以本人名义办理房产证,房产证由学校房产部门管理,八年服务期满后归本人所有,服务期内调离学校者,住房由学校收回或收回安家费。

(二)高水平博士可以申请"临沂大学新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入选该计划后,与学校签订五年劳务派遣合同。聘期内完成规定科研任务的,享受特殊年薪35万元/年(不享受基本工资、奖励性绩效和高水平成果奖励等待遇),聘期结束并考核合格后可纳入山东省人员控制总量管理。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郭明

办公电话:0539-7258670

传真:0539-7258670

电话:13375393612、15653976680

邮箱:guoming0537@126.comguoming@lyu.edu.cn

联系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